关键词:学习 习惯 成绩 影响
一、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但每一个人长时间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不一定都是好的。
许多学生发现,自己一直在坚持学习,也经常做练习,可是成绩一直不高,也没有任何提高的迹象,久而久之,成绩甚至不升反降。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些人还养成了不良习惯。那么,他们的不良习惯有哪些呢?
首先,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不固定,没有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点。他们平时没有养成好的预复习习惯,不预习,不复习,考前开夜车。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便无法系统的有效的学习知识,没法安排好复习、练习与预习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更难以集中精力。久而久之,便不能集中精力,深刻掌握学习内容和要点,学习的像一盘散沙,成绩难以有提高。
其次,平时不注重积累材料,不爱读书,更掌握不好读书的方法。没有材料和知识的积累,脑袋中空空如也,到需要用到这些知识与材料的时候,去发现自己一点储备都没有。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还直接影响平时和考场上掌握知识和要点的效率。导致平时学习困难,考场做题困难,成绩愈来愈低。
此外,还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绩。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时沉迷于空想,精神不集中。这样的同学无法恰当地利用课内外的学习时间,难以看清听清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看书学习时东翻西看,浪费时间;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尤其是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本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玩心当道,便把学习挤了下去。不应该在学习时出现的想法却占据了学习的时间,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低迷。
不准备工具书,看书发现又不懂的内容需要查词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的应付学习。很多知识点不懂,但因为爱面子,不动不会的却不问。
那么,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又是从何产生的呢?
二、学生学习习惯产生因素
1.家庭因素
每一个学生从小长大的家庭对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换句话说,家庭环境的熏陶,是每一个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家长是孩子最好的,也是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持久。每一个学生以孩子的身份初临人世是,对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他需要通过学习来了解身边的一切,这时的习惯培养对他们以后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庭也是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因素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自然而然的,无意识的影响,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家长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更是长远。家长的教育并不一定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但很容易教给学生许多学习的习惯。
2.学校因素
学校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走过的一步。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学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说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老师、学校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使得学生为了成绩学习,应当先给学生培养好学习习惯,通过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取得好成绩。
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认真地选择学习的地方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自学。环视一下你的房间,看看哪儿最适合你学习。也许这只是一张书桌,或许只是你房间的一个角落,除了学习用具,其他什么都没有。没玩具,没收音机,没有电视。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那就去你常去的图书馆。当你坐下来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如果不想学习的话,千万别到这个最适合学习的地方。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用纸画出,贴在最适合你学习的地方,你的床头,以及学校的课桌上。将学习生活时间固定下来,按时学习。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做好预习,预习第二天老师讲课的内容,有助于更深地理解新的知识内容。养成预习的习惯,会让你对每天的内容掌握的更深刻。在家,要养成时常翻看课堂笔记,反复研读课堂上老师提及的要点。每一个大小章节结束后作系统的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要处理好博览与精度的关系。精度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并且要学会粗略地浏览要读的文章。在你仔细读某篇文章之前,应该粗略地先看一遍,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我们在细读时,可以越过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浏览还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增强理解的能力。
恰当地利用课堂和自学的时间。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件事,坐在你既看得清又听得清的地方。这样做可以使你在课下少费些功夫。记笔记可以使你记得清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但当老师讲些与主题关系甚微的内容时,就不必记了。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的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正视对考试的认识,考试目的是让你了解对某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不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且是为了让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考好了,不能骄傲。考不好,也不要气馁。
四、存在的问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电脑、手机,成为学生每天生活的必需品。这些事物必将影响学生专心学习。
2.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很难坚持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有父母和老师在身边时,多数时间还能保持良好习惯,专心学习。老师父母不在时,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不能保持良好习惯,甚至养成不良习惯。
3.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平日里经常要出席和参与一些活动,大量的活动减少了学习时间和学习乐趣,影响着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
4.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些将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以孩子为中心。还有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家庭,这都容易使学生缺乏管理,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此外还有都市的喧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弱化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下一篇:学习